2020年山东全省地表水达标率100,



1月27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相关工作进展情况,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年,山东顺利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目标要求。

一、年山东省大气环境质量多项指标改善,污染治理稳步推进

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浓度分别为46、80、12、32、μg/m3和1.4mg/m3,同比分别下降11.5%、15.8%、14.3%、8.6%、8.5%、6.7%。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87,同比下降11.3%;重污染天数平均为8.8天,同比减少4.4天;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9.1%,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其中,PM2.5年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较年分别改善37%和14.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目标;PM2.5和PM10年均浓度较年分别改善55.3%、52.9%,圆满完成了《山东省—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确定的到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50%的目标;全省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均控制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以内,青岛、烟台、威海3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山东省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严格管控扬尘污染、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以及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推进大气环境质量工作。10月份以来,全省各市累计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95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约26.2万余人次。

二、年全省地表水达标率%,饮用水达标率为98.1%,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率为%

年,山东省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3.5%,优于“十三五”任务目标12.0个百分点,较“十二五”末改善20.5个百分点;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完成“十三五”任务目标,较“十二五”末改善10.8个百分点。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年均水质全部达到“十三五”省市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达标率为%。

饮用水方面,全省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除1个因地质原因超标外,51个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为98.1%,达到年度目标要求。

黑臭水体方面,截至年底,16设区市城市建成区内的个黑臭水体均已完成整治并通过省级“长制久清”评估,完成率为%,优于年度目标要求10.0个百分点。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并完成县(市)级建成区内条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超额完成省级攻坚战任务要求。

全省16设区市中,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前三位的为泰安、威海、济南;排名后三位的为滨州、东营、潍坊。15个市水环境质量指数同比改善,其中聊城、潍坊、泰安改善幅度较为明显。

三、山东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开局良好,“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成效明显

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荐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我省命名了第一批9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1个省级“两山”实践创建基地,打造了一批鲜活案例样本,逐步形成了以省级创建促进国家级创建,多级联建、覆盖广泛、全面开花的建设格局。

“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作为自然保护区等突出生态问题整治攻坚战的一部分,24项重点任务目标现已全部完成。在前三年工作的基础上,我省不断深化“绿盾”,截至去年年底,国家遥感监测的我省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类个重点问题,全部整改完成,销号率%;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个违法违规问题,全部整改完成,销号率%。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唐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by/1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