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最新体检报告,你满意吗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v.360xh.com/show-htm-itemid-66346.html
“芜湖蓝”有多蓝?全市水环境达标吗?芜湖有多少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这份环境“家底”,身为芜湖人总得心中有数。
6月1日,芜湖市年生态环境状况发布,带你一项项来看看芜湖环境的这轮“体检”怎么样。
年环境质量各项目怎样?
(一)大气环境质量
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天,优良率为84.9%,其中,优天,良天,污染天数为55天,其中,轻度污染50天,中度污染5天,无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天气。
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为3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二氧化氮(NO)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二氧化硫(SO)年均浓度值为9微克/立方米,与年持平;臭氧(O)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6%;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连续两年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蓝天白云常驻芜湖。许诚/摄
(二)水环境质量
“十四五”期间,我市共1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年10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长江东西梁山、漳河澛港桥、青山河当涂查湾、青弋江宝塔根、黄浒河荻港、裕溪河三汊河、青山河三里梗、七星河乔木8个国控断面年度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II类标准,裕溪河裕溪口、西河入裕溪河口2个国控断面年度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全市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断改善。
▲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江东水生态公园)。安然/摄
(三)声环境质量
区域环境噪声:全市区域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为58.2分贝。各类功能区噪声符合国家标准。
道路交通噪声:全市主要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6分贝,低于国家规定标准2.4分贝。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市现有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地13个,其中,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4个,省级湿地公园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全市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生态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环境风险状况
全市环境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未发生环境安全事件或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总体来说,芜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这样的成绩如何而来?
去年芜湖重污染天气首次“清零”。这得益于我市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坚持深度治理和科学管控“两手发力”、污染减排和环境扩容“双轮驱动”。
我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完成19家省级和25家市级重点企业年度碳排放报告工作,持续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在市级层面建立镇(街道)级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持续实施《芜湖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年,累计发放生态补偿资金.5万元,罚扣生态补偿资金.5万元。
为了水环境的安全放心,我市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实现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全覆盖;动态调整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定期开展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实行横向为主、纵向为辅的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将长江、漳河、青弋江等主要河流13个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情况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积极开展水生态项目申报及资金分配。
▲镜湖公园。李明/摄
作为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之一,“净土保卫战”芜湖从不敢懈怠。年,动态更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和污染地块名录,共61个地块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其中54个地块已完成调查移出调查名录;有序推进受污染地块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治理;持续强化疫情防控常态化医疗废物环境监管;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危险废物领域安全隐患排查。
▲峨山公园。肖本祥/摄
作为环保短板的农村地区,环境治理也有明显改善。36个行政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成功治理49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4条农村黑臭水体;14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完成24个省级美丽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验收评估套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以湾沚上水、鸠江白茆、南陵霭里污水治理模式为代表,探索打造“三农三生、生态修复”的芜湖样板。
我市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编制《芜湖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稳步推进无为市、南陵县、繁昌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湾沚区实现创建大满贯,南陵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获推荐至生态环境部。
今年,我们还要做什么?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芜湖打造省域副中心的关键之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雕塑公园。郑远/摄
为此,我市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积极探索赋予环评审批权限、推行告知承诺制、加强环评业务指导、建立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等。坚决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监管。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坚持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继续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w/14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处理费079元吨,出水达准III类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