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众生湘江水质哨兵监测站点一个
三湘都市报见习记者周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湘江水质如何?
“监测湘军”给出了响亮的回答:监测数据表明,湘江水质毒性在正常值范围,暂未受到城市大规模加氯消毒影响。
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易勇就是其中的一名监测湘江水质的“哨兵”。从1月31日至今,他和运维人员持续监测湘江水质,奔波于辖区内40多个监测站点之间,严密监控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没有干不成的事,只有想不到的办法”
1月30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市州监测人员视频会议,要求全面出击开展应急监测,全力修复已停运站点,保障全省空气、水质安全。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立即开展相关工作。
1月31日,按国家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在湘江长沙段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新增自动监测生物毒性和余氯的特征项目,这是长沙市首次在饮用水源地启用生物毒性监测项目。难度大、时间紧,作为党员,易勇主动受领了任务。
由于年后不少设备厂家还未复工,采购新设备比较困难,易勇通过与仪器厂家联系,紧急调配生物毒性和余氯自动监测仪器到长沙湘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水厂水质自动监测站。
除了这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外,辖区内共有40个监测站点。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一些通往监测站点的道路不通,部分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停水停电、试剂无法更换,一个个站点报停……“路通不了,我们就是走也要走到站点上!”“没有干不成的事,只有想不到的办法!”易勇带着运维人员多次往返于辖区内所有的站点和监测断面。
日夜奋战,6天时间报送出监测数据
据了解,采取自动监测手段开展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目前是最安全、最高效、最可靠的手段。
余氯和生物毒性监测工作的设备运输到监测站点后,并不能直接投入使用。要想保证自动监测所得的数据准确,需要专业人员反复多次进行测试,并根据结果调试设备。
调试的工序复杂、涉及人员多,必须做好防疫工作。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易勇即使不在现场,也要用视频盯着工地,指挥各个环节错时交替作业。每天晚上,易勇还要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w/14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权威发布滨州严格把控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