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如何来



    

年“六五环境日”前夕,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显示,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天,aqi优良率为91.8%。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为6、43、35微克/立方米,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值;臭氧浓度为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浓度为0.9毫克/立方米。六项指标实测浓度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so2、co持续达到一级标准)。年,全市道路扬尘移动监测平均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各区道路扬尘移动监测平均浓度范围在76~89微克/立方米之间。

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保持稳定。年,全市主要河湖断面中,ⅱ~ⅲ类水质断面占80.6%,ⅳ类断面占18.7%,ⅴ类断面占0.7%,无劣ⅴ类断面。上海市4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年,上海市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中水质为ⅲ类、ⅳ类和ⅴ类的分别占比为7.0%、62.8%和30.2%。

据悉,本市持续推进新一轮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印发专项扶持办法及相关配套细化方案,完成工业vocs治理约家。累计完成约.43万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本轮次国三柴油车限行淘汰共计8.43万辆。依托河湖长制的全面落实,实施河道整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雨污混接改造等工作。开展上海市水生态分区分类方法及评价技术指标体系研究,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以及长江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还出台了《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等工作的若干规定》,更新公布《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完善建设用地环境管理制度,印发《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施工过程环境管理技术要求(试行)》。公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监督在产重点单位落实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措施。

同时,本市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及案例实践,明确督察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衔接机制。启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地方立法研究,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深入推进案例实践,搭建多方协作机制,加强行政与司法协作,进一步探索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与刑事责任追究对接。

责任编辑倪莉琪

来源浦东发布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w/1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