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水质再创新高国控河流断面100好



年10月,济南市10个国控河流断面水质跃上新台阶,好三类水体比例达到%,这是济南市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玉符河卧虎山水库断面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小清河睦里庄、牟汶河贺小庄、牟汶河寨子河桥断面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徒骇河刘成桥、小清河辛丰庄、北大沙河入黄河口、漯河曹庄桥、瀛汶河徐家汶、黄河泺口断面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在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济南着力解决水环境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加强水生态建设,打造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坚持沿河巡查常态化,采用不定期抽查、交叉检查、夜间排查等手段,强化涉水污染源环境监管,摸排潜在风险源,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年1-10月,济南市先后7次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大排查,累计出动人次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通过找问题、补短板,有效消除了水环境污染隐患。突出排污口治理,加大入河湖排污(水)口整治力度。济南市全面完成了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工作,全面启动了入河排污口的溯源整治工作,对上百个间歇排污口进行了跟踪,摸清了它们的排放规律。在此基础上,济南市率先完成个劣五类排污口溯源整治,实行清单化管理,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分类、编码和标志牌树立等重点工作。截至目前,济南市初步完成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劣五类排污口全部整治完成,为济南市水生态环境实施精准化、“点穴式”治污提供了基础保障。落实生态补偿,实现水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建立地表水横纵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近三年累计发放生态补偿金约1.8亿元,率先全面完成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的签订,充分发挥上下游治污的协同作用,积极推进流域污染联保共治,建立联合预警、联动执法、联合会商、协同解决的上下游、左右岸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模式,实现流域协同共治新格局。实施长效机制,打出环保监管组合拳。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定期考核,奖优罚劣,倒逼水污染防治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在山东省率先采用水质指纹溯源分析技术,结合无人机、无人船、管道机器人等天地一体监控系统,建立集监测、管控、执法、治理为一体的智慧环保体系,打出环保监管组合拳。(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赵国陆通讯员高若楠李计珍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w/1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