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位甲亢病人的治疗经过谈甲亢治疗方案的



患者女性,44岁,中学教师。4年前因心慌、多汗、乏力伴消瘦就诊,医院诊断甲亢,给予药物治疗,先后应用甲巯咪唑、丙硫嘧啶因皮肤瘙痒及皮疹停药,医生建议同位素治疗,因担心并发症拒绝。1月前,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伴浮肿就诊,查胸部正位片诊断为胸腔积液,遂至我院诊治。入院后查体:患者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双侧甲状腺II度肿大,质韧,无压痛,未扪及结节。右肺呼吸音弱,左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率次/分,律不齐。双下肢中度指陷性水肿。查心电图示房颤心律。血常规示:白细胞2.33*/L,中性粒细胞计数1.25*/L,血红蛋白77g/L,血小板86*/L。FT.52pmol/L,FT.72pmol/L,TSH0.07uIU/mL,TRAb25.39IU/L。BNP.42pg/ml。肝功能:ALT21.3U/L,AST40.6U/L,GGT43.6U/L,白蛋白29.6g/L,总胆红素93.9umol/L,直接胆红素74.1umol/L,间接胆红素19.8umol/L,PT16.8s。诊断为:1、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2、甲亢性心脏病,房颤心功能IV级;3、粒细胞减少;4、肝功能受损;5、中度贫血。

该患者诊断甲亢并多脏器受损,甲亢治疗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那么该患者应该采取哪种治疗方法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治疗甲亢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种是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通过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常用药物有嘧啶类(丙硫氧嘧啶)及咪唑类(甲巯咪唑),其优点是:起效快,服药2周后起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药物自身不会引起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其弊端是:疗程长,需规则服药2年左右,且其缓解率只有40%~60%。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亢复发的比例高。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最常累及的系统为皮肤系统、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包括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损伤、肝坏死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等。

其适应征:①病情轻、中度患者;②甲状腺轻、中度肿大者;③年龄20岁以下患者;④孕妇、年迈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等不宜手术者;⑤甲状腺术前准备或术后复发又不适宜I治疗者;⑥I治疗的辅助措施。禁忌征:①哺乳的甲亢患者;②结节性甲状腺肿;③甲状腺肿大明显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合并甲亢者;④抗甲状腺药物正规治疗2个疗程又复发者;⑤对抗甲状腺药物有严重过敏反应或毒性反应者。

第二种是外科手术治疗,通过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素的分泌而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神经损伤,永久性甲减等,围手术期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危及患者生命。现除甲状腺肿大显著,有压迫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或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等情况外已很少采用。

第三种方法便是运用I治疗甲亢。I是碘的同位素,具有和碘一样的特性,能够被甲状腺摄取后停留在甲状腺内。I是一种放射性核素,能放射出β射线,破坏一部分甲状腺组织,从而达到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目的。由于β射线在组织中的射程很短,因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很小,十分安全。经过全世界范围数十万病例几十年的治疗观察,证明同位素I治疗甲亢十分安全,不会影响病人今后的生育能力,也不会导致肿瘤发病率的增高。

其适应征为:①中度甲亢、年龄在30岁以上的患者;②对抗甲状腺药有过敏反应而不能继续用药,或长期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者;③合并心、肝、肾等疾病不宜手术,或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④某些结节性高功能性甲亢患者。其禁忌症为:①妊娠、哺乳期妇女(碘可进入胎盘和乳汁);②年龄在20岁以下者;③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衰竭或活动性肺结核;④白细胞在3×/L以下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L者;⑤重症浸润性突眼症;⑥甲状腺危象;⑦以往曾用大量碘而甲状腺不能摄碘者。

那么再看该患者,现合并有甲亢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粒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且口服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为抗甲状腺药物禁忌,基础状况差手术风险极大不适合手术治疗。因此只能选用I治疗。但患者一度认为I治疗潜在危害较大,担心造成甲减等。通过耐心的沟通,一一化解了患者的疑虑,同意行了I治疗。

经积极纠正粒细胞减少、贫血,改善心功能,基本状况改善后行I治疗,之后甲亢症状逐渐改善,劳累后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减轻,同位素治疗后4周,患者一般状况明显好转,呼吸困难缓解,心功能2级,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出院。

作者:医院内分泌老年病科曹保江医师。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w/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