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A在系统性血管炎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ANCA在系统性血管炎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朱平教授推荐
题: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诊断和治疗系统性血管炎中的价值(作者KallenbergCG)
对于疑似血管炎的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对诊断至关重要。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KallenbergCG进行一项论述,探讨ANCA在诊断和治疗系统性血管炎中的方法学进展,诊断和随访价值,以及对治疗决策的作用。
间接免疫荧光(IIF)和抗原特异检测均在使用,最新的方法学进展包括IIF检测中可自动读取,抗原特异检测已发展到第三代方法如锚定蛋白ELISA和基于微球的多重检测。ANCA检测应在正确的临床背景下如系统性血管炎进行,正如非血管炎情况下的PR3-ANCA和MPO-ANCA阳性一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有10%出现ANCA阳性。ANCA或药物诱导的ANCA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弹性蛋白酶,还应考虑到左旋咪唑掺杂的可卡因也有这作用。在正确的临床背景下,AN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比较高的。ANCA检测的价值对ANCA相关血管炎患者的随访尚存争议,但对肾受累的患者以及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有一定作用。
最新结果发现,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检测方法进一步发展,但是新方法尚需标准化及验证。对于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价值毋庸置疑,但对于患者随访的意义尚需探讨。
综述关键提示:
1.ANCA检测涌现的新方法可改善诊断的敏感性,但新方法的标准化及验证尚需进一步加强。
2.PR3-ANCA或MPO-ANCA阳性对于ANCA相关血管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两者阳性也可发生在非血管炎的情况下,而且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与血管炎类似。
3.ANCA,无论是否与血管炎相关,均能被药物所诱导,或者使用可卡因掺入左旋咪唑导致。同时还有一些抗原的特异性超过PR3和MPO。
4.对血管炎患者肾受累或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进行一系列ANCA检测可预测或者评估疾病活动性。
仅建立在ANCA水平基础上的治疗,尚未推荐。
朱平教授点评目前已广泛使用的联合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NCA/抗PR3抗体阳性,pANCA/抗MPO抗体阳性),诊断的特异性增加到99%,对于诊断ANCA相关血管炎至关重要,但对患者的随访尚存争议。该文报道了ANCA检测的最新方法学进展,包括IIF检测结果可自动读取,抗原特异检测采用锚定蛋白ELISA和基于微球的多重检测,无疑是检测方法的改进,期待其在临床验证和应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y/1109.html
- 上一篇文章: 育儿发烧真的会烧坏脑子吗90的人都搞
- 下一篇文章: 变应性血管炎需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