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菌净疫苗丑闻nbsp进口药当疫
摘要:一款意大利生产的进口药物,却被纳入中国疫苗体系长达八年时间,推荐给无数孩子接种。这起疫苗医疗界的「丑闻」,直接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管理漏洞。
年4月,辽宁省沈阳市市民李菲(化名)发现儿子三年前接种的所谓二类疫苗「兰菌净」,实际上却是一款进口药。4月10日,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与控制局局长于竞进在《中国疾控工作进展()报告》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兰菌净不属于疫苗,而是国家药监总局批准的一种「治疗用生物制品」,不能作为疫苗使用。
看到这则新闻后,李菲知道受骗了。年8月,「兰菌净」被医院的防疫保健科作为「二类疫苗」推荐给家长们。一般情况下,家长们手中的预防接种本上,会多次推荐该疫苗,沈阳分别是在孩子1周岁龄、2.5周岁龄时推荐接种,北京则在孩子3月龄、9月龄及1.5周岁龄时共推荐三次。
兰菌净,由意大利贝斯迪药厂(BruschettiniS.R.L,下称贝斯迪)生产,中文名也叫「细菌溶解物」。4月21日,意大利药品监管局(AIFA)在给《财经》记者的邮件回复中称,兰菌净(LantigenB)是一款口服产品,用于预防呼吸道感染。
年,兰菌净经原国家药监局批准在中国上市。年,首次被列入中国疾控中心的疫苗管理系统,全国大部分疾控部门和基层预防接种机构将其作为二类疫苗推荐使用。自此,这款意大利生产的进口药物,进入中国疫苗体系长达近八年之久,被推荐给孩子接种。
所谓二类疫苗,为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的疫苗。兰菌净的说明书上写明「禁忌是已知对所含成分过敏者」。但多位家长表示,保健医生推荐兰菌净时并未对此充分告知,并强调感冒患儿与健康者均可使用。
「药物都有禁忌以及注意事项,进入疫苗体系后,就会被忽略。」具有医药管理经验的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邱鹭风表示,将药物混入疫苗体系,具有一定的公共安全风险隐患。
3月,江苏、等地个别儿童在服用兰菌净后被确诊为川崎病,恐慌情绪随之在家长群体中蔓延。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可导致严重心血管病变。不过,导致川崎病的成因复杂,不能简单关联与使用兰菌净的对应关系。
对健康儿童使用一款药物,除违背医学伦理以外,是否会产生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更为受访专家所忧虑。邱鹭风呼吁,国家卫计委有必要对使用过兰菌净的儿童群体进行普查。
疫苗、药品,两种全然不同的平行流通体系,因为「兰菌净」出现了交集,直接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管理漏洞,而已然产生的失误该由谁承担,公共卫生行政系统的管理漏洞如何弥补?这是「兰菌净风波」落幕后的遗留问题。
被规避的处方管制
贝斯迪的中文?著名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y/1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系统性血管炎篇
- 下一篇文章: 名医说医生的话,你听还是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