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速递BD患者合并PTS的风险评估
白塞病(BD)是一种全身炎症性疾病,以侵犯血管为特征,被称为“可变血管炎”。相较于动脉,BD更常累及静脉,最常见形式是下肢DVT。而PTS是DVT最常见的致残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基于此,Aksoy等[1]组织了一项多中心研究探究了BD患者进展为PTS的风险和预测因素,并将结果发表于JournalofVascularSurgery:VenousandLymphaticDisorders。(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原文PDF)
研究目的描述BD序列中PTS的临床特征,并探究PTS的风险和预测因素。
研究方法
BD和既往DVT患者倍纳入研究,并按照Beh?et疾病国际研究组织制定的标准将其分类,记录人口基线数据。Villalta量表用于评估适合存在PTS及其严重程度。1周内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计算反流、血栓形成、再通和侧支血管的数据。
研究结果
共纳入例BD患者,其人口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62%患有PTS,严重PTS为18%(轻度59例、重度31例、重度37例)。相较于未患有PTS的患者,PTS患者年龄更大(P=0.)、Beh?et综合征活动评分(BSAS)更高(P<0.)、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更高(P<0.)(表1)。本组患者中有例仅经历过一次DVT,23例曾患有下肢动脉血栓形成,31例患有下肢以外的静脉血栓形成,4例有心脏疾病史。对54例患者进行血栓形成倾向评估,仅12例患者血栓形成倾向呈阳性。血栓形成倾向因素存在与患PTS无相关性(P>0.05)。研究期间,77例患者使用了弹力袜,其中PTS患者的使用比例高于未患PTS的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表1.患者基线特征本组患者接受治疗情况,77例仅免疫抑制药物(IS)治疗、23例仅抗凝(AC)治疗,85例IS+AC治疗,11例未接受IS或AC治疗;PTS患者中,43例仅IS治疗,16例仅AC治疗,53例IS+AC治疗。接受IS治疗的患者中,在经历DVT后,24例发展为严重PTS;相比之下,仅AC治疗患者中,9例发展为严重PTS(P=0.)。需要注意的是,在IS治疗过程中增加AC治疗,并不改变患严重PTS的风险(IS25.6%vs.IS+AC24.5%);即IS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否联合AC治疗,比仅AC治疗的患者,严重PTS的比例降低。此外,与仅IS治疗的患者相比,使用AC+IS药物治疗的患者侧支评分有所提高。在仅接受≥3个月咪唑硫嘌呤药物(AZA)治疗、α干扰素治疗(合并或不合并AZA治疗),以及任何其他IS治疗(合并或不合并AZA)的患者中,PTS的发生率和严重PTS的占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无PTS患者,PTS患者反流更严重,血栓评分更高。与仅使用AZA相比,使用α干扰素的再通评分更高。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SAS、双侧多普勒超声介入、髂股残余血栓会增加PTS风险(表2)。尽管DVT事件的发生数量与AC持续时间有微弱的关系(P=0.),但两者对PTS的发展均无影响(P>0.05)。此外,BMI升高显著增加了PTS的风险,同时IS治疗联合或不联合AC治疗,均降低中、重度PTS的风险。表2.PTS风险多元分析总 结LEDVT后,BD患者患有PTS的风险较高。高龄、血栓残留、反流会增加PTS的发生率。IS治疗降低PTS风险,AC治疗可能通过增加血栓再通来降低PTS的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1]AksoyA,ColakS,YagizB,etal.PredictorsfortheRiskandSeverityofPost-ThromboticSyndromeinVascularBehcet’sDisease.;DOI: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y/12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协和经典病例可疑的ldquo感染性心
- 下一篇文章: 脑静脉血栓形成特发性颅内高压头颈部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