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下水监测井V类水质占比469生



“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水平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5月29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概括年环境质量状况时作如上表述。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处浅层地下水监测井水质总体较差,V类占46.9%。

对此,新闻发布会后,柏仇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浅层地下水与周边很多地表水都是相通的,受到周边地表水的影响,浅层地下水水质总体处于一般的水平。

柏仇勇进一步介绍,目前地下水环境的监测数据主要来自其他部门,生态环境部正在跟自然资源部、水利部联合组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

大气环境质量仍处“气象影响型”阶段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是反映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信息的年度报告,涵盖了我国年的大气环境、淡水环境、海洋环境等9个方面的内容。

柏仇勇说:“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确实呈现持续好转态势。我概括成‘越来越’,天空越来越蓝,江海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

空气质量方面,《公报》显示,年,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0.5%,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平均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汾渭平原11个城市平均PM2.5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

数据来源:《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但是,年1-4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汾渭平原11个城市PM2.5浓度分别同比上升8.0%、7.8%。

在部分区域由于污染物排放、区域传输影响和气象条件等多种原因,每年初和年末往往是空气质量最差的时段。柏仇勇认为,当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还处于“气象影响型”阶段,大气污染治理仍在“爬坡过坎”,大气质量改善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改变,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

同时,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1.0%,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为6.7%,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此外,柏仇勇介绍,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稳中向好,夏季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同比略有增加,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同比略有减少,近岸海域优良海水比例上升。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4.7%。全国辐射环境质量和重点设施周围辐射环境水平总体良好。经初步核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约4.0%,超过年度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

浅层地下水监测井水质总体较差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一直是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y/1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