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大量酱酒泄漏,流入赤水河中对水体



我们在网上以及现实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某些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排放的废水超标甚至偷排偷放的情形,这样的行为无疑会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对周边的河流湖泊等水质以及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冲击。但是,我们应该很少会听说水体中存在大量白酒的情形,但是,近日贵州茅台镇的一家酒厂发生了事故,还真的使大量白酒流入当地的河流中。

据悉,在5月30日的上午,茅台镇一家酒厂发生了火灾事故,由于过火面积不大,消防人员在接警后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就将厂区的火情扑灭,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目前,关于火灾发生的原因,相关部门正在进行深入的调查。

受火灾影响,厂区内储存酱酒的部分大罐发生了泄漏,据调查破损泄漏的酒罐数量达到几十个,其中每一个储酒量在1吨左右,因此差不多有几十吨的酱酒发生了泄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当地的赤水河。据现场参与调查和救援的人员、以及当地的一些居民反映,在赤水河的河道周边,能闻到比较浓郁的酱酒香味。据酒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此次流出的白酒,非网传的茅台酒,而是普通的酱酒,估计总缺失额在五百万元以上。

大家知道,白酒生产企业与其他化工企业,在生产的原材料、生产工艺以及排放的废水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单从排放的废水看,主要是含有机物浓度非常高的污水,主要来源是蒸馏后的锅底水、发酵池的盲沟水、地面冲洗水等,其中含有非常高的乙醇、丙醇、丁醇、戊醇、脂肪羧酸、氨基酸以及醛类等有机物。按照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白酒企业的相关标准,只要是建造了相应的、符合标准的废水收集处理设施,采用相应的工艺进行处理,是能够达到这类企业的排放标准的。

但是,有一些白酒生产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不高,或者存在侥幸心理,违法违观建设、废水处理不达标甚至偷排偷放的问题时有发生,而聚集到贵州茅台镇,在上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时,就指出了这一问题。由于当地一些白酒生产企业的违规运营,致使赤水河在流经茅台镇的11条支流中,有4条水质降到劣V类,严重低于赤水河干流总体II类的水质。

当然,此次茅台镇这家酒厂泄漏的物质,并非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而是纯粹的产出物-白酒,而且事发并非是人为地偷排偷放,属于安全生产事故范畴。那么,流入赤水河的这么多白酒,会对当地的水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得看白酒的主要成分。当然,水和乙醇是其最主要的成分,除此之外,白酒中还含有多种酯类物质,比如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己酯等,这是提高白酒香气的重要物质。同时,白酒中还含有甲酸、乙酸、丁酸、己酸等挥发性的酸类物质以及乳酸、苹果酸、葡萄糖酸、酒石酸、琥珀酸等不挥发的酸类物质,这些是提高白酒的入口舒适感和风味的重要成分。除此之外,白酒中还含有少量的乙醛、糠醛、丁醛等醛类物质,有些劣质白酒中还含有少量的甲醛,乙醛的作用也是提高白酒的香气,但甲醛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就非常大了。

其次,得看相应的水质标准。我国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的监测项目有24项,根据监测的结果和相应标准阈值,可以将待评价的地表水划分为I类、II类、III类、IV类和V类五种级别,其中I-III类为优良水体。而水体的质量,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一方面需要与国家或者地方确定的水质类别目标有关,另一方面则与水体所承载的水环境功能区有关。

由于白酒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在少量排入河水中后,基本不会对水质和水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反而会增加水生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来源途径。但是,当排放的数量较大时,由于其中的醇类、酸类等物质,会对生物体细胞的新陈代谢产生强烈的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水体的pH值。另外,在有机物氧化和分解的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也会对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存在产生极大干扰。

从对水体质量的影响看,当大量白酒流入河流中之后,会在水流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稀释作用,但是在排放点下游一定长度的河道内,河水会呈现带状分布的污染情况。如果持续性排放,那么这个带状污染水体的长度会逐渐增加。这部分水体的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这些指标,将有可能超标。

如果排放的白酒数量较多,在一定区段内进入水体后的浓度居高不下,那么不但会使大量水生生物死亡,而且部分物质会沉降或者吸附到底泥、河道两侧的土壤中,要想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就需要较长的时间。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下,几十吨的白酒,相对于自然状态下河流的径流量来说,比重是非常小的,随着上游水体的持续涌入以及白酒向下游的流动,稀释作用会越来越明显,而且白酒中的有机物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分解,因此除对排放点下游数公里的水体产生一定影响外,基本不会产生特别严重的后果。有关此次事件的具体影响,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正在抓紧进行监测和处置。

顺便说一下,别看排入白酒的河水会飘出浓郁的酒香,我们切不可舀起来喝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y/1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