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速览5月4日贵州日报生态新闻版
织就生态环境监管“天罗地网”——我省环保监管向智慧化精准化发展工作人员正在做航飞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对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进行遥感解译。“我们正在做全省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工作,要把每一个区块,利用今年的遥感影像同前一年的遥感影像比对,看是否存在新增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的行为。”在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下属部门卫星(无人机)生态环境遥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遥感中心),工作人员赵青松一边轻点鼠标,一边向记者讲解。从天空到地面,从山川到河湖,一股来自天空的科技力量,织就了我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天罗地网”——近年来,贵州大力加强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开发与应用。作为省生态环境厅重要的技术支撑单位,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年成立了遥感中心。如今,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生态状况遥感调查评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遥感监测评估……卫星及无人机遥感技术已深深融入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中,为我省生态环境治理“瞭望放哨”。“千里眼”守护大江大河“开始导航,距离目的地还有60公里。”遥感中心工作人员陈慧阅的手机导航声音响起,这是他们当天排查的第一个目标点位——位于毕节深山中的一条赤水河入河溪沟。此次排查溪沟所在区域地势陡峭,道路狭窄,加上阴雨天气持续不断,给排查之路带来诸多挑战。乘车抵达距离排污口1公里的位置后,便再也无法驶往更深处。陈慧阅与同事陈锐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地慢慢往前摸索,时而低身穿过低挂树枝,时而抬腿跨越林立灌丛,终于看到了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沟。“经过与此前遥感监测到的画面进行比对,这条就是我们所找的目标溪沟。”在等待水质快速检测试剂反应的时间,陈锐放飞小型无人机,高空拍摄该点位的照片,“这条溪沟已经被灌丛覆盖得比较严重了,如果不多拍几张照片,仅凭经纬度,下次来排查的同事很难准确找到这个点位。”轰鸣声逐渐减弱,无人机顺利降落。“经过水质快检,这条溪沟水体所含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没有超标。”陈慧阅一边填写现场检查表,一边介绍。日前,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联合印发了《贵州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提出“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八大水系排污口整治工作”的工作目标。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入河排污口是陆源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最后一道“闸口”,我省正利用“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技术、环境学和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持续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做好前期“体检”,实现排查范围无死角、每个排口不遗漏,确保实现清水入河。“千里眼”守护饮用水源“传统的水源地监管方式主要通过现场调查,但是我省水源地分布分散且部分水源地受地理环境限制不易到达现场,现场调查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存在排查问题不全面等问题。”遥感中心工作人员杨扬与翁世辰正在贵阳某水源地开展航测工作。在对无人机航飞路径、图像分辨率、航向重叠度、载荷相机曝光等参数进行设定及校核后,他们便立即开始了无人机飞行。“用‘无人机航拍+提取疑似问题点位+实地复核’的方法,能够高效率、高精度、无死角地掌握水源地内与管理要求不符的各类环境问题。水源地航测,可不只是简单地飞一下无人机这么简单。”说到这儿,杨扬特意卖了个关子。过了近3个小时,本次航测工作终于结束。杨扬才解释道:“别看这里面积不大,但为了精准查出问题,我们拍摄了上千张照片。”回到办公室,工作人员付旭初接过储存卡,便开始了拼接工作。“你看,这是我们上一个水源地的航拍照片,看起来是一张照片,但是实际上是由无人机航拍的上千张照片拼接而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高分辨率的照片影像。”付旭初介绍道。据遥感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利用无人机航飞,获取水源地正射影像,能够识别提取水源地内重点管控用地信息形成疑似问题清单,精确到达 年至今,贵州先后有6个地区获评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18个地区获评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本报特别推出“‘两山’转化‘优等生’”栏目,聚焦这些“优等生”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转型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成绩和感言。 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气候温和,自然风景秀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红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最佳目的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等荣誉。近年来,花茂村紧紧围绕建设“乡愁花茂”,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文化、商业深度融合,培育和优化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打造以红色游、田园游、体验游为主导的特色旅游景区,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今之花茂,实现美丽乡村与全面小康齐步走,成为一个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旅游特色村。 看山望水忆乡愁。我通过做大做优传统山地农业、做好做靓特色乡村旅游、做稳做实美丽乡村建设,从昔日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如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田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瑶张弘弢金秋时王剑编辑王瑶二审王远柏三审干江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y/16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王喜华矢志探索水资源脚步丈量科研路
- 下一篇文章: 煤矿生活污水强化脱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