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相关抗体检测
一、简介1.1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与ANCA相关的,由寡免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导致的多系统损伤的一组疾病。
有关AAV的定义与分类主要来自于美国风湿学会(ARC,年)、ChapelHill会议共识(CHCC,年)和欧洲医药局(EMA,年)。上述标准在临床界定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韦格纳肉芽肿(WG),Churg—Strauss综合征(CSS)和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方面常有所重叠。年,CHCC在沿袭既往的分类命名原则,在尊重历史和临床特点的基础上,秉承其根据受累血管大小及循环检出ANCA抗原类型,提出最新的AVV的命名与分类。CHCC年明确定义:AAV属寡免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SVV),主要累及小动脉、细小动脉、毛细血管(含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和小静脉,可累及至中动脉;其临床类型主要包括:MPA(同原MPA)、肉芽肿病伴多血管炎(GPA,取代原WG)、嗜酸性肉芽肿病伴多血管炎(EGPA,取代原CSS)和单一器官AAV(如肾脏限局性AAV)。
已有的研究证明ANCA是临床病理范围中区别不同小血管炎的可靠生物指标。AAV的抗原主要为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酶3(PR3)。CHCC年分类提出前缀抗原成分将ANCA分为MPO-ANCA、PR3一ANCA及ANCA—negative亚型,其中ANCA—negative亚型主要见于无肾脏累及的EGPA状态,因此,并非所有AAV具有ANCA阳性。参照CHCC年分类标准:(1)依据MPO—ANCA和PR3一ANCA区别MPA与GPA;(2)根据血管壁免疫沉积的多与寡(即无或少量)和免疫复合物性SVV(如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冷球蛋白血管炎、狼疮性血管炎、风湿性血管炎等)鉴别;(3)凭借ANCA和小血管累及有无鉴别AAV与PAN。
1.2ANCA的抗原人体中有多种抗原成分经自身免疫反应可以产生ANCA,被称为ANCA靶抗原。目前已知核周型P—ANCA主要的靶抗原成分为MPO,还有弹力酶、组蛋白酶、乳铁蛋白等;胞浆型C-ANCA的主要靶抗原成分为PR3,X-ANCA的主要靶抗原成分为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
MPO约占中性粒细胞蛋白质总量(细胞干重)的5%,是分子量为kD-kD、等电点为11.0的高阳离子糖蛋白。MPO为细胞毒过程中产生毒性氧自由基的主要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H2O2)和卤素(Cl-)反应产生次氯酸,在中性粒细胞的氧爆炸或产生超氧阴离子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内、体外的研究资料显示MPO-ANCA参与血管炎相关疾病的治病机制。
PR3是由个氨基酸多肽构成的弱阳离子蛋白,分子量为29kD的糖蛋白,等电点为pH8.0左右,属胰蛋白酶族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只在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表达。最初是由Baggiolini等在年首先报道的存在于中性粒细胞胞质的一种抗生素。C-ANCA的主要靶抗原,约占C-ANCA的80%~90%。PR3在血管炎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此外,抗GBM抗体的靶抗原位于肾小球基底膜的Ⅳ型胶原α3链中NC1结构域,为29kD蛋白质。
二、临床意义2.1诊断及鉴别诊断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建立了韦格纳肉芽肿病(WG)和ChurgStrauss综合症的分类标准,确定在调查研究中统一症病的总体都包括在内(表1)。这些标准没有指出在结节性多动脉炎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分类或区别中,ANCA的作用。它们的局限性在ChapelHill会议中被全体一致指出(表2)。直到今天,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诊断标准,以临床表现、病理学依据(金标准)和ANCA(包括pANCA/抗MPO抗体,cANCA/抗PR3抗体)为主。可以被广泛认可的疾病诊断标准还没有建立。
韦格纳肉芽肿病
累及呼吸道的肉芽肿性炎症,和侵蚀小到中型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如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和动脉)。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有少数或无免疫沉积物的坏死性血管炎,可侵蚀小型和中型动脉(如毛细血管,小静脉,或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也可侵蚀小到中型动脉。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肺毛细血管炎往往多见。
ChurgStrauss综合症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肉芽肿性炎症可累及呼吸道,以及和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关的坏死性血管炎可侵蚀小型到中型动脉。
2.2ANCA相关性血管炎抗体的临床意义表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各项目的临床意义
疾病
项目名称
临床意义
自身免疫性血管炎
(ANCA)
抗蛋白酶3抗体PR3
抗PR3抗体是肉芽肿病伴多血管炎(GPA)的特异性指标,特异性高达90%以上,其敏感度与疾病的活动性及病程有关,在初发的非活动性疾病中,阳性率只有50%,而活动性典型的疾病,可达%阳性。抗PR3抗体在其它的原发性血管炎中也可检测到,但阳性率较低。抗PR3抗体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在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就可出现阳性。因而抗PR3抗体常作为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复发估计的指标,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
抗MPO抗体常见于其他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且参与血管炎相关疾病的致病机制,特异性较抗PR3抗体特异性差。也可见于SLE、RA、自身免疫性肝病和PTU与左旋咪唑等药物。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
抗GBM抗体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肾炎的特异性抗体,包括Goodpasture综合征、急进型肾小球肾炎及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患者可伴有或不伴有肺出血,此外也可见于药物诱导的间质性肾炎。
(来源:检验科)
明德生物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相关抗体检测
适应症:
韦格纳肉芽肿
显微多动脉炎
肺肾综合征等
标本类型:血清
应用科室:皮肤科、呼吸科、肾内科、眼科、体检中心
明德生物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产品咨询
更多相关文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ANA)的临床意义
自免疾病“侦察机”——明德生物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产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y/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