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长的医生要从自责开始



医学是一门枯燥繁冗的学科,也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无论懵懂医学生还是耄耋老主任,谁也逃不过既定的漫漫培训路和殚精竭虑的成长历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就是专为医学工作者竖立的箴言,每一个医生都需要耗费一生不断修炼,博医,专攻,精医!然成仙者有之,成神者有之,凤毛麟角,如我等碌碌一生而无为者众,因此学医和从医是一件苦差事,没有超强的意志不行,没有健硕的体格不行,没有能经得起跌宕起伏的小心脏更不行,一入医门深似海,既然没有退路那就耐住寂寞在苦海里扑腾吧!关于沉浮取决于救生衣是否可靠,我们的救生衣是由特殊面料制成的:扎实的基础理论(40%)+科学严谨的实践态度(60%),如果不幸沉没,除了自责,怨不得任何人!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这是老话,也是常人为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疏忽开脱的最好借口,可对于医生来说这种借口应该越少越好,因为医生的疏忽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轻则劳民伤财,重则殃及人命。医生需要具备许多素质如天赋、勤奋、敏思,也需要具有一些特质如开拓进取、内敛慎断、雷厉风行、善于沟通等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比常人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日三省,常自责,方能立业,窃以为医学本科教育多出一年的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感慨时时有,唯独这次深!有一个患者的诊治经历让我有了不吐不快的冲动,不为别的只为我们这个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成长谈一点感悟,供同仁参考:一个成长的医生要从自责开始。

26岁女性,职业护士,发作性左上肢无力2周余,无发热咳嗽及气短,无疲乏盗汗及食欲不振等。既往体健。查体:身形单薄,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左上肢肌力5级弱,近端为主,左侧巴氏征(+-),余(-)。相关血液、CSF、AQP-4、电生理检查未见异常。头颅MRI检查如下图:

该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现有影像,诊断思路如下:

定位:右侧顶叶病变;

定性:炎症(免疫相关血管炎),血管,肿瘤,感染,其他。

诊断:1.脑炎(血管炎)?2.静脉性脑梗死?3.肿瘤,感染待排

暂给予治疗:激素+抗凝+对症。

该患者后续影像,缩小定性:炎症(免疫相关血管炎),感染,其他。诊断:1.脑炎(血管炎)?2.感染待排

治疗:激素+对症治疗。

该患者按炎症应用激素治疗1周余,临床症状加重,左上肢持物无力,举不过头,左下肢抬腿困难,行走困难。查体:左上肢肌力3级,下肢3+级,左侧巴氏征(+)。复查头部MRI如上图,病灶扩大。

当时的处境:那个凌乱,那个焦躁,那个无助!烧脑......

缩小定性:特殊感染:结核?治疗:激素+抗痨治疗。

一个不经意的发现让诊断柳暗花明:患者腰穿部位疼痛,掀衣诊查穿刺部位,无异常,却见左侧胸廓萎陷,再次听诊左侧呼吸音低于右侧。回阅胸片,竟然未做(患者曾在外院做了一些检查,正常,未在意)。遂查胸部CT,如下图。

最后诊断:1.结核性脑膜脑炎2.粟粒性肺结核。

给予四联抗痨治疗+莫西沙星静脉注射+适量激素+对症治疗。

治疗一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入院时水平,左侧巴氏征(+-),鉴医院继续治疗。

扑腾的小心脏再次承受住了剧情的跌宕起伏,没有沉入海底,阿门!

释然之后自责是有的:为什么没有掀起她的衣服视诊一下?为什么会没有常规检查的胸片?为什么没有结核相关的进一步检查(似乎做了T-spot、结核抗体之类的)?为什么腰穿检查时没有看到患者胸廓萎陷?总之还是不够严谨,不够细心,下级医师没有独立思考意识、责任感不强!如果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不枉患者所遭受的痛苦和我们曾经承受的压力,如果对此仍置若罔闻,没有惭愧感,自责心,那么我也无话可说!

一月后患者复诊,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复查头颅MRI、胸部CT如下。与我来说,唯心略安,夫复何求?

人世间最美的图片是医生眼里那个缩小或消失的病灶!

该患者临床反思:1.对于体型消瘦的女性患者,即使没有结核相关表现也要考虑结核可能;2.激素可以使结核扩散或病灶扩大,如果临床及影像加重要对诊断定性重新界定;3.结核、静脉性梗死患者某些阶段使用激素会适得其反;4.明确诊断永远比治疗重要;5.该患者对抗痨治疗敏感是万幸中的万幸。

医生责任心对临床诊疗意义重大,万一有疏漏,要有担当,自责愧疚能让我们记忆犹新,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重蹈覆辙,不断进步。自责之后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成就事业的高度,每一个把从医当成事业的人都逃避不了这样的宿命!

一个成长的一是要从自责开始!









































治疗白癜风中药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y/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