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入秋,抵抗力差的人易患荨麻疹



?

秋季干燥的气候不仅对保持面部湿润是个大难题,也容易引起皮肤病。进入秋季,昼夜温差较大,人体易着凉感冒,得病后自身的免疫力也会降低,从而导致皮肤病的发病率上升,而荨麻疹就是一种秋冬季节极易发生的皮肤疾病。

荨麻疹:表现为瘙痒性风团,成批出现,1~2小时消退,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

一、荨麻疹病因复杂

常见的原因:

1.食物或食物添加剂;

2.吸入物;

3.感染;

4.药物;

5.精神因素,

其它还有物理因素、内分泌变化、内脏疾病、遗传等。

具体原因需要结合病史及必要的检查,即使这样,仍有荨麻疹不能明确病因。

对原因不明的慢性荨麻疹,可以查过敏原(如点刺试验、血IgE等),但绝对不推荐所谓的“生物共振”(如某拉,某康)查过敏原。尽管过敏原检测对明确过敏原有帮助,但仍有大约3/4的荨麻疹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荨麻疹”,其中25%-45%为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可以做自体血清皮试(ASST)确诊后自血脱敏治疗。

二、荨麻疹的分类:

1.急性荨麻疹

皮肤突发瘙痒,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或苍白色风团,形态多样,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数小时内风团变为红斑而逐渐消失,但新的风团陆续发生,此起彼伏。

2.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较轻,风团反复发生,缠绵不断,时多时少,于晨起或临睡前加重,也可无规律,多数病人找不到原因。

3.皮肤划痕荨麻疹

皮肤划痕荨麻疹,亦称“人工荨麻疹”。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患者在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带等出局部起风团,瘙痒。

4.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在刺激后6~8小时出现风团与红斑,风团持续24~48小时。迟发性皮损不只一条,沿划痕形成小段或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展成块。局部发热,有压痛。

5.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

皮疹发生于局部皮肤受压后4~6小时,通常持续8~12小时。表现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肿胀,发作时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和轻度白细胞计数增多。局部大范围肿胀似血管性水肿,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皮损发生前可有24小时潜伏期。

6.胆碱能性荨麻疹

皮疹特点为除掌跖以外发生泛发性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其中有时可见卫星状风团,也可只见红晕或无红晕的微小稀疏风团。有时惟一的症状只是瘙痒而无风团。损害持续30~90分钟,或达数小时之久。大多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不久发生,伴有痒感、刺感、灼感、热感或皮肤刺激感,遇热或情绪紧张后亦可诱发此病。

7.寒冷性荨麻疹

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较为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受冷后半小时到4小时发生迟发反应,皮疹是不痒的风团,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围绕以苍白晕,皮疹持续24~48小时,有烧灼感,并伴有发热、关节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等全身症状。后者较为常见,患者常在气温骤降时或接触冷水之后发生,数分钟内在局部发生瘙痒性的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部、手部,严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发生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甚至昏厥。

8.日光性荨麻疹

皮肤暴露在日光数分钟后,局部迅速出现瘙痒、红斑和风团。风团发生后约经1至数小时消退。发生皮疹的同时,可伴有畏寒、疲劳、晕厥、肠痉挛,这些症状在数小时内消失。

9.接触性荨麻疹

其特点是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发生风团和红斑。可分为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2类。非免疫性是由于原发性刺激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而引起,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发病,不须物质致敏。而免疫性属Ⅰ型变态反应,可检出特异性IgE抗体。

另外,还有热荨麻疹、运动性荨麻疹、震颤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电流性荨麻疹等更少见的类型的荨麻疹等。

秋季高发哪种荨麻疹?

秋季,患胆碱能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的比较多。

1.胆碱性荨麻疹

当受热、精神紧张、摄入热的食物,或在运动后体温升高,增热的血流刺激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胆碱能性神经并释放乙酰胆碱,如果对这种化学物质过敏,就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2.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俗称“风疙瘩”、“风团”,多半为急性起病。其特点是遇到寒冷空气、接触冷水或冰冷物体后会突然感到皮肤发痒,随之会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孤立不成片,搔抓后皮肤出现明显抓痕,呈潮红色,消退后还可能反复发作。

荨麻疹来得快,消得也很快,可能十几分钟就没了,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

三、荨麻疹的治疗

由于荨麻疹的原因各异,治疗也不一样。

1.去除病因 

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荨麻疹患者不能吃:

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其次某种香料调味品。

药物,有许多,比如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常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荨麻疹。

2.避免诱发因素 

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所以,有皮肤过敏史的人,在此时节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刮风时要戴好口罩、手套,洗脸用温热水而不用冷水,不要让冷风、冷水直接刺激皮肤。

要适当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以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膳食注意多样化,不偏食、营养均衡,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受刺激,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正确使用护肤品。

3.药物治疗

抗组胺类药物;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用于荨麻疹治疗。

另外,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维生素P、钙剂等,常与抗组胺药合用。由感染因素引起者,可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问答

1.老百姓把荨麻疹叫“风疙瘩”,因为觉得是风吹了引起荨麻疹,这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荨麻疹很常见,2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发过一次荨麻疹。有一部分荨麻疹与寒冷有关,皮肤被冷风吹了就出现红肿瘙痒的症状,称为”寒冷性荨麻疹“,当然遇到冷水等也会出现类似情况,甚至吃冷的食物,如冰糕等会出现口腔咽部肿胀。

但毕竟寒冷性荨麻疹只是少数,荨麻疹被称为“风疙瘩”或“风疹块”的主要原因更可能是,荨麻疹给人的感觉在跑,一会儿手上一会儿脚上,而且出现了一会儿不见了,一会儿又长出来了,而且消退后不留痕迹。

2.丘疹性荨麻疹是荨麻疹吗?有什么区别?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虫咬性皮炎,呈梭形,可有水疱,不易消退,往往持续5~7天才会好,而且消退后会有色素沉着。荨麻疹是成批出现,1~2小时消退,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另外,色素性荨麻疹也不是荨麻疹,是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

3.荨麻疹是否一定会在24小时内消退?

一般是,但如果出现眼睑、口唇肿胀时会消退比较慢,称为血管性水肿,需要2~3天才能消退。特别要注意,如果荨麻疹样皮损超过24小时不消退,还要考虑荨麻疹性血管炎、多形红斑、免疫性大疱性皮病的早期,医院就诊,必要时活检病理确诊。

4.急性荨麻疹治疗不及时是否会转成慢性荨麻疹?

不会,荨麻疹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多数荨麻疹为急性,很快会好,但也有少数会长期反复发,一般超过6周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往往因为原因不明显和/或诱发因素持续存在而造成的,并不是因为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

5.我查了过敏原,结果很多食物过敏,怎么办?

所有的过敏原结果仅供参考,需要结合实际,如,查过敏原为阳性,但每次吃的时候没有任何过敏反应,则可以吃,检查结果可能为假阳性,反之亦然。

6.得了荨麻疹需要忌“发物”吗?

如果不是食物引起,肯定不用,即使是食物引起的,也只需要忌吃相应的食物,不需要忌所有的所谓的“发物”。

7.我出现荨麻疹常在裤腰一圈,还有戴手表的地方会非常的严重,其他地方还好?

这种荨麻疹与受压有关,又称人工型荨麻疹,会因为你的抓挠而出现风团。但普通的荨麻疹也可以在受压部位出现风团,称为“皮肤划痕征”

8.运动、受热或激动时会长荨麻疹?

这种情况称为胆碱能性荨麻疹,发生于15%的正常人青春期,风团较一般的荨麻疹小,只有1~3mm大。常反复数月至数年,常可自行缓解或自愈。

9.荨麻疹除了皮肤表面,身体里面也会长吗?

答:荨麻疹不仅出现于皮肤,也可引起胃肠道水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严重的荨麻疹还有可能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10.怀孕期间发荨麻疹,该用什么药?

如果病情确实需要,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氯雷他定片等,相对安全。

11.长期反复发荨麻疹怎么办?

明确并去除病因是关键。即使原因不明,也有50%左右在1~2年内痊愈。但确实有部分荨麻疹长期反复,影响生活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口服抗组胺药,控制好症状后逐渐减量维持。

12.什么情况下需要脱敏治疗?

对长期反复复发,而且能明确过敏原者可以考虑脱敏治疗,但脱敏治疗需要2~3年,需要坚持足够疗程。









































治白癜风偏方
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y/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