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水质比例达到833张掖如何守好
今年以来,张掖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好水保护、污水治理、生态修复为核心,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全市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张掖市按月开展地表水8个国控断面、4个省控断面、4个全国重要水功能区、14个其他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分析研判地表水水质季节变化趋势,发现水质异常及时预警、查明原因、快速处置,确保全域地表水稳定达标。1-6月份,12个地表水控制断面水质均为优良,其中10个断面水质为Ⅰ类、2个为II类,Ⅰ类水质比例达到83.3%,18个地表水功能区全部达到目标水质标准要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全国排名前列。
当地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安全,8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III类及以上水质标准。积极开展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市级备用水源地正常运行;建成高台县和临泽县备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已报请省政府批复。持续推进乡镇水源地“划、立、治”保护工作,全市现有处千人以上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划定了水源保护区,通过设立水源保护区标志牌、宣传牌、警示牌,一级保护区周边隔离防护,视频监控及应急物资储备等措施,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入河排污口管理不断规范,按照“查、测、溯、治”原则,在全省率先启动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现已完成境内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黑河、梨园河、山丹河、洪水河、东大河、讨赖河等64条河流(沟渠)的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工作,共排查河湖岸线长度公里,涉及流域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6个,均接入城区市政管网或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用于绿化灌溉。严把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关口,严格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量,对不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的入河排污口坚决不予批准。
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污分流、清水补给、生态修复等措施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建立黑臭水体河长制、绩效评价、日常维护考核、监测及信息公开等14项长效机制,确保黑臭水体长治久清。今年以来,全市无新增城市黑臭水体,经定期监测已整治的4条城市黑臭水体无返臭现象。
各县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均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对出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等指标实时在线监测、联网传输,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各县区积极开展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探索减少新鲜水取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各县区根据自身用水需求,将再生水分别用于工业冷却、林地灌溉、城市绿化、河湖生态补水等领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程度不断提高。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zl/14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聚焦世界水日重庆地下水保护利用地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