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巨野县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县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2月29日讯(记者张春婷通讯员刘福旺)巨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人口万。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8,属极度缺水地区。近年来,巨野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前提,通过大力推进农业、工业、生活等领域节水,全面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以技术升级实现工业节水。巨野县按照产业规划,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的审批和建设,大力发展低耗水的高新技术项目,发展绿色经济,全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注重开发使用促进清洁生产、符合循环经济的工艺和设备,发展节水产业,重点开展煤化工、纺织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将用水效率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推进节水型企业和园区建设鼓励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改进高耗水行业的生产工艺,推行少水、无水新工艺。加强用水定额监督管理,强化行业自律,确保主要工业用水定额不高于国家用水定额标准。完成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计量设备安装及重点用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设。
以灌溉提效实现农业节水。农业用水是全县用水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巨野县坚持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农业节水建设进度。抓好强制性节水措施的落实,坚持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提高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大力推广灌溉机井的智能化管理。实施小型农田节水改造,因地制宜推广和普及农业节水技术,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1万亩,年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以管网改造实现生活节水。巨野县通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进行供水管网修缮、改造,完善城乡供水系统建设,提高供水保障率,管网漏损率降至9.8%。特别是巨野县第二水厂建成投用后,与日供水规模5万吨的麟城水厂联合运行、互为备用,形成“水厂互济”的供水格局,进一步巩固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成效,提高了供水水质和供水保证率,保障了全县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出台了《巨野县节水器具推广使用办法》,进一步加强了节水器具推广使用。积极开展节水示范化建设,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节水型载体创建活动,特别是在规范化建设小区推广使用雨水收集桶,收集雨水进行循环利用,起到很好的节水效果。
以提质增效实现再生水利用。年,巨野县制定并出台了《巨野县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巨野县浅层地下水作为农业灌溉用水的主力军,占到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60%左右。积极做好再生水回用工作,充分利用第一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和田桥污水处理厂等4座污水处理厂,发挥各自配套的人工湿地工程,保障出水水质均能达到或好于地表水准Ⅳ类水质标准,用于生态环境和农业灌溉。巨野县将加大再生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布局回用管网系统等措施,积极做好第一污水处理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经湿地处理后水量水质完全满足工业企业用水需求,力争到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
以全民参与实现合力抓节水。巨野县节水主题广场,位于巨野县洙水河公园核心位置,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北与巨野县书画院毗连,东与道德广场相邻,共同构成洙水河公园人文景观。广场的设计以节水为主题,纳入水元素,融合了园林景观设计,集节水宣传、护水教育、生态休闲于一体。自建成以来,共接待来自社会团体、中小学生等4万多人,起到很好的节水宣传效果,逐渐成为旅游观光、节水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建设节水型社会,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巨野县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做好“节水文章”,守好“生命之源”,多措并举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zl/14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专家解读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苯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