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河北公布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时间
今天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划定了今年全省环保工作重点7月1日起,全省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今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至少5%;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全力推进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具体内容有哪些赶紧来看↓↓↓大气攻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统筹推进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等重点任务,着力打好散煤整治和清洁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深度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等5大攻坚战。目标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较年下降5%以上,达到53微克/立方米。行动●全域推进冬季清洁取暖以散煤治理为重点,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原则,全域推进冬季清洁取暖,确保群众清洁温暖过冬。加快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全面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35蒸吨/小时以上符合条件燃煤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有色烟羽治理。严格散煤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使用企业监管,建立炉前煤质监测体系,严厉打击销售和使用劣质散煤违法行为。●7月1日起全省实施国六排放标准1月1日起,全省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禁止销售低于国六标准的汽柴油,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7月1日起,全省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6月底前,各地划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禁止超标排放工程机械使用。●推动征收扬尘环保税制定实施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推动征收扬尘环保税。持续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到年底排放仍不能达标的依法关闭。开展城市道路扬尘专项治理,实施城市道路扬尘监测制度,实行“以克论净”。强化工业企业料堆场抑尘措施,对环境敏感区煤场、料场、渣场实现PM10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严禁露天焚烧。●80个燃煤电厂深度治理深入实施工业企业排放达标计划,推进个钢铁、70个焦化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实施80个燃煤电厂深度治理项目,积极推进陶瓷、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试点。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对监管不力、死灰复燃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实现动态清零。●严禁“一刀切”式停限产强化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加强与京津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和措施联动,提高区域应急响应协同能力。完善应急减排措施,按照“一厂一策”实施清单化管理,对传输通道城市钢铁、建材、焦化、铸造等高排放行业实行绩效管理和差异化错峰生产,严禁“一刀切”式停限产。治水行动按照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流域治理的思路,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河流湖库综合治理、工业污水达标整治、城镇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等五个专项行动。目标全省地表水74个国考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断面比例达到47.3%以上,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下降至29.7%以下;全省31个国考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且极差比例控制在7.7%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保持在87.5%以上。行动●保护区建设防护设施推进供水人口在00人或日供水量在0吨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违规问题排查整改,完成县级以上地表水型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供水人口在00人或日供水量在0吨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加快15个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防护隔离设施建设,4月中旬前全面完成。●削减入河污染负荷加大优良水体保护力度,针对性实施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人工湿地等工程,进一步削减入河污染负荷,保持水质不退化。强化37个不达标控制单元污染减排,推进滹沱河、沧浪渠、滏阳河等重污染河流(河段)环境治理攻坚,确保水质按期达标。●重点涉水排污单位稳定达标排放开展重点工业企业环境评估,强化工业污水限期达标整治,全省重点涉水排污单位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加快完善工业集聚区配套管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自动监测系统,建立一园一档、一企一策环保管理制度,推进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现有省级涉水工业集聚区全部达到污水集中处理要求。●消除黑臭水体达九成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大力实施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工程,各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组织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回头看”,对不能按期完成整改任务、敷衍整改、表面整改的,进行通报、约谈、问责。●综合整治不达标入海河流综合整治不达标入海河流,实施沿海三市总氮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取缔非法与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实现直排海污染源达标排放。严守海洋生态红线,严禁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开发利用活动。摸清农用地污染情况目标围绕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分类管控、综合施策,尽快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行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台(套),新增完成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个村庄生活污水实现有效管控。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针对存在人为污染的地下水污染源开展详细调查,评估污染趋势和健康风险。公布有毒有害污染物超标、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不可接受等环境风险大、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探索开展污染修复(防控)试点。6月底前全面摸清农用地污染面积、分布及其污染程度,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入库和风险筛查,启动高风险地块初步采样调查。继续加大涉危险废物企业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持续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非法转移、倾倒态势。继续削减固体废物进口数量,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重要自然保护地项目“提级审批”目标重要自然保护地的违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区以及重要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行动深入开展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突出太行山、燕山、坝上高原等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区域,聚焦各类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河流湖库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继续开展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和各类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违法违规侵占重要自然生态空间、破坏损害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加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全面系统实施大气区域治理和水体流域治理,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抓好潮白河、永定河、滦河等京津水源骨干河流的监督管理和环境保护,严格环境准入,查处违规项目,严控生态环境风险,确保京津水源安全。在滦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滹沱河等重要流域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全面实施区域空间环境评价,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三线一单”,将区域空间环境评价规划作为项目建设前提,对省内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重要自然保护地的项目环评实施“提级审批”。修复保护白洋淀目标统筹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淀内外,着力构建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大格局。行动全力推进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加快推进农村一体化污染治理,7月底前完成安新县78个淀中村、淀边村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建设,年底前完成雄县32个傍水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搬迁。开展入河入淀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淀区底泥生态清淤试点。大力推进保定市及白洋淀上游流域污染防治。加快沿河0米范围内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整治入河排污口,6月底前封堵所有非法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纳污坑塘治理。建设入淀河流跨省界、市界、县界断面水质监测体系,建立白洋淀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评价机制和扣缴生态补偿金制度,严格考核,及时扣缴,按月通报,按季奖惩。来源/燕赵都市报记者/刘岚编辑/魏鹏霖、吴光艳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zl/15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昌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居全国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