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二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重点



特别注意

以下内容为药师帮教研团队精心编写

其他   

5、频繁、剧烈无痰干咳及刺激性咳嗽——可待因

6、可待因——尤其适用于胸膜炎伴胸痛的咳嗽患者

7、支气管痉挛者——外周性镇咳药,复方甘草合剂

第二节祛痰药分类

1、多糖纤维素分解剂:溴己新、氨溴索。

2、黏痰溶解剂:乙酰半胱氨酸。

3、分解脱氧核糖核酸的酶类: 糜蛋白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4、黏痰调节剂:羧甲司坦、厄多司坦。 

5、表面活性剂

机制

1、多糖纤维素分解剂:黏蛋白纤维裂解,导致糖蛋白肽链断裂

2、黏痰溶解剂:与黏蛋白的双硫键结合,可使黏蛋白分子裂解

3、含有分解脱氧核糖核酸的酶类:使脓性痰中DNA分解   

4、黏痰调节剂:

①分裂二硫键

②增加黏膜纤毛转运

③使低黏度的唾液黏蛋白分泌增加   

5、表面活性剂:降低痰液表面张力以降低痰液黏稠度

第三节 平喘药

支气管哮喘是由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阻塞引起。

分类:

1.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沙特、福美

2.M胆碱受体阻断剂——托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XX茶碱

4.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5.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第一亚类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机制 

①激动β2受体——游离Ca2+减少——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②激动肥大细胞β2受体——增加气道上皮纤毛摆动。

β2受体激动剂——分类

短效: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轻、中度急性哮喘首选药。

长效:不单独使用,须+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丙卡特罗、班布特罗、沙丁胺醇控释片。

沙美特罗——适用于防治夜间哮喘发作。

福莫特罗——作为气道痉挛的应急缓解药。

不良反应

1、高剂量——严重的低钾血症。

2、震颤(手震颤)、神经紧张、头痛、肌肉痉挛和心悸。

3、耐药性——长期、单一应用

4、妊娠期——禁忌

合理应用   

1、短效药——急性发作。不宜长期使用、不宜单一使用、不宜过量应用

2、缓释及控释制剂——反复发作和夜间哮喘

①首选吸入给药。②静脉用药会增加血糖浓度

故糖尿病患者使用需监测血糖。

第二亚类 M胆碱受体阻断剂机制:

阻断节后迷走神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少痰液分泌

特点

1、作用比β2激动剂弱,起效慢,但不易产生耐药性

2、对老年患者的疗效不低于年轻患者

3、适宜用于有吸烟史的老年哮喘患者。

4、异丙托溴铵——短效——短期症状缓解

5、噻托溴铵——长效——维持治疗

不良反应

1、过敏(包括皮疹、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

2、口干、便秘、瞳孔散大。

3、视物模糊、青光眼、眼压升高

4、排尿困难、心悸

5、不慎入眼——闭角型青光眼征象——毛果芸香碱

提倡联合用药

1、与β2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夜间哮喘及多痰患者。

2、哮喘急性发作——与β2受体激动剂有协同作用。

第三亚类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s)

用于支气管哮喘和稳定期COPD的治疗,不适用于哮喘持续状态或急性支气管痉挛发作患者。

机制

1、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提升细胞内cAMP、cGMP浓度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并可抑制免疫和炎症细胞。

2、阻断腺苷受体对抗腺嘌呤对呼吸道的收缩作用。

3、直接松弛呼吸道平滑肌。

4、增加心排血量;利尿;抑制组胺释放——抗炎。

具体药物

1、茶碱——缓解成人和3岁以上儿童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哮喘急性发作后的维持治疗。——可致心律失常。

2、氨茶碱——茶碱和乙二胺复合物。可使青霉素灭活,不宜合用。

3、多索茶碱——较氨茶碱强10~15倍,有镇咳作用。

4、二羟丙茶碱——适用于伴心动过速的哮喘患者。

不良反应(多、严重)

1、过度兴奋、烦躁、呼吸急促、震颤和眩晕。

2、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   

第四亚类 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白三烯——哮喘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炎症介质之一。

白三烯受体阻断剂——抑制白三烯与受体结合——缓解哮喘症状。

药物特点

1、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

2、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

3、孟鲁司特——15岁以上哮喘患者的预防和长期治疗。

4、扎鲁司特

不良反应

1、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管炎性皮疹   

2、过肝脏转氨酶AST及ALT升高、高胆红素血症。

3、哺乳期、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急性哮喘发作不宜应用——连续应用4周才见疗效

2、提倡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

第五亚类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但不能根治。

1、丙酸倍氯米松

2、丙酸氟替卡松——用于12岁以上患者预防和维持治疗。

3、布地奈德:只需每日一次,依从性较好。

不良反应

A.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B.诱发三高

C.诱发溃疡

D.诱发感染

E.诱发青光眼

F.诱发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

G.诱发或加重精神疾病(精神病或癫痫病)

注意事项

1、预防性用药,连续应用2日以上方能起效——即使无症状仍应常规使用。

2、气雾剂和干粉吸入剂——连续吸入1周后方能生效。一般连续应用2年。

3、哮喘急性发作时,应首先使用沙丁胺醇、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控制后,再改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

4、喷后应用氯化钠溶液漱口,以减少口腔真菌感染

有益联合治疗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M胆碱受体阻断剂协同抗炎和平喘,尤其适合中、重度持续哮喘者的长期治疗。

3、三联——吸入糖+长效β2+长效M

①作用靶位广泛;

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大;可提高β2受体的对药物的敏感性

③长效β2——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强大。

平喘药:

1、β:受体激动剂(沙、特/XX特罗)

2、M胆碱受体阻断剂(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XX茶碱,不良反应多)

注:2、3:缓解急性发作为主

4、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5、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注:4、5:抗炎,长期治疗。

练一练最佳选择题1.下述属于非依赖性中枢性镇咳药的是A.可待因B.右美沙芬C.氨溴索D.苯丙哌林E.溴己新2.治疗无痰干咳宜选用的药物是A.克仑特罗B.色甘酸钠C.可待因D.氨茶碱E.二丙酸倍氯米松3.仅作为吸入给药的平喘药是A、沙丁胺醇B、特布他林C、布地奈德D、沙美特罗E、氨溴索4.具有镇咳作用的药物是A、右美沙芬B、酮替芬C、溴已新D、乙酰半胱氨酸E、氨茶碱5.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的药物是A.二丙酸倍氯米松B.可待因C.沙丁胺醇D.氨茶碱E.色甘酸钠6.下列可用于治疗哮喘的是A.氯雷他定B.氯苯那敏C.酚妥拉明D.孟鲁司特E.特非那定7.青光眼患者应慎用A.氨茶碱B.沙美特罗C.孟鲁司特D.噻托溴铵E.氨溴索8.下述药物中属于外周性镇咳药的是A.可待因B.喷托维林C.苯丙哌林D.右美沙芬E.N-乙酰半胱氨酸9.缓解轻、中度急性哮喘症状应首选A.孟鲁司特B.沙美特罗C.异丙托溴铵D.沙丁胺醇E.普萘洛尔10.具有强大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的,用于哮喘发作的药物是A.二丙酸倍氯米松B.可待因C.沙丁胺醇D.氨茶碱E.色甘酸钠11.兴奋β2受体,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是A.二丙酸倍氯米松B.可待因C.沙丁胺醇D.氨茶碱E.色甘酸钠12.通过激动β2受体发挥平喘作用的药物是A.氨茶碱B.沙丁胺醇C.异丙阿托品D.色甘酸钠E.二丙酸倍氯米松13.用于各种哮喘及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是A.二丙酸倍氯米松B.可待因C.沙丁胺醇D.氨茶碱E.色甘酸钠14.下述药物中长期使用易产生耐受性的是A.M受体拮抗剂B.白三烯受体阻断剂C.β2受体激动剂D.磷酸二酯酶抑制剂E.吸入用糖皮质激素15.可用于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的药物是A.M受体拮抗剂B.白三烯受体阻断剂C.β2受体激动剂D.磷酸二酯酶抑制剂E.以上都不是16.治疗哮喘持续状态宜选用A.孟鲁司特B.氨茶碱C.麻黄碱D.糖皮质激素E.色甘酸钠17.属于吗啡的前药,过量或长期使用易产生成瘾性的是A.可待因B.右美沙芬C.氨溴索D.苯丙哌林E.溴己新18.既可治疗哮喘又能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是A.氨茶碱B.沙丁胺醇C.倍氯米松D.异丙肾上腺素E.色甘酸钠19.下述药物中使用后应避免从事高空作业、驾驶汽车等有危险性的机械操作的是A.沙丁胺醇B.苯丙哌林C.孟鲁司特D.噻托溴铵E.氨溴索20.氨茶碱的主要平喘机制为A.直接舒张支气管B.抑制磷酸二脂酶C.激活鸟苷酸环化酶D.抑制腺苷酸环化酶E.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21.茶碱的有效血浆浓度范围是A.1~5μg/mlB.0.05~1μg/mlC.5~20μg/mlD.20~30μg/mlE.30~40μg/ml

温馨提示:

1、想要获得习题答案,请在订阅号首页回复“习题答案”,即可获得。

2、“下一章节”将在“药师帮药学习”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哪家白癜风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zl/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