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北送已三年北京累计接收南水北调水近3
三年前,随着一声闸响,一渠清冽甘甜的丹江水奔涌而出,丹江水从此开启了北送京津的征程……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三周年之际,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渠首分局日前举办工程“开放日”活动,邀请包括专家学者、工程建设者在内的80多位代表们深入工程现场,考察渠首枢纽引水闸、陶岔水质自动监测站、淅川段膨胀土深挖方渠道、刁河渡槽节制闸和白河倒虹吸节制闸等重点输水环节,让更多市民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陶岔渠首水质自动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每天例行的水质检测。虽为自动监测,但是遇到汛期以及重要时段仍要求人工值守。位于河南省淅川县境内的陶岔水质自动监测站,工作人员从渠道中取水进行例行水质监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公里的长渠上,共有4个水质检测中心和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通水3年来,北上水质一直保持地表水二类标准。工作人员在南水北调白河倒虹吸工程巡查设备。为更好监测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境内的“膨胀土深挖方渠段”渠道边坡变形情况,年6月18日,在该渠段布设了60个北斗系统自动观测站,其中基准站2个,测站58个,工作人员可使用手机和电脑配套软件进行实时查看各监测部位位移变化情况。渠首分局邓州管理处现有工程巡查人员每天在辖区内34公里的巡查小道、69处巡查台阶、76个巡检点间不间断巡查。开放日当天,在渠道边就近取水、烧开后为参观者泡茶,成为通水三周年的一份特殊礼物。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地处豫鄂陕交界地,渠首段工程起于陶岔渠首,终至方城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千里长渠之始。渠首段工程总长公里。在全长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中,虽然战线不长,却是调水源头,工程的稳定,水质的安全,调度的精准,都与干渠的命脉息息相关。渠首分局多人,分布在分局及下辖的5个管理处,从深挖方渠段到高填方渠段,从大型渡槽到倒虹吸,从水质监测到调度运行,他们日夜不歇地忙碌着。据统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通水以来,已累计调水超过亿立方米,调水量相当于个西湖。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沿线受水省市供水水量有效提升,居民用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部分城市地下水水位开始回升,城市河湖生态显著优化,社会、经济、生态、减灾效益同步显现,已经成为沿线大中城市的生命线。三年来,北京累计接收到南水北调水近30亿立方米,有力的保障了首都的供水安全。来源:北京晚报记者程功摄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zz/16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甘肃省居民健康保健知识与技能手册陇原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