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完成水生态环境驾驶舱建设,实现监



水质“侦察兵”监测预警、平台分析派单、属地河长现场处置,海淀水务大脑近日完成“水生态环境驾驶舱”建设,辖区内的水环境问题已实现监测-预警-事件-派发-处置全流程监管,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海淀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水生态环境驾驶舱是一个围绕河湖监管、水环境保护等问题,依托数据在线化、协同化、智能化的全新水环境管理平台,水环境监管者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掌握一手资料,系统作出分析比较后提供科学精准决策和判断。“以前很多水环境问题都得靠人力盯守,但是等得知水体发生污染的时候,往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处置并不算及时。”海淀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有了水环境决策分析驾驶舱,一旦发现问题,分布在各个河道监测断面和监测点的水质“侦察兵”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输到驾驶舱内,水务管理人员通过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或手机app可实时掌握目标水域的水质信息与污染物排放情况。当实时监测站点报警形成水环境事件时,系统会自动推送至相应的属地河长,由河长现场核查,对事件进行处置,形成监测-预警-事件-派发-处置全流程监管。另外,水生态环境驾驶舱还融合了生态环境局的月度水质评价数据,以图表结合的形式呈现各水质断面的水质情况,反应整个海淀区地表水环境的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通过对比不同月度的水质评价指标,直观展示辖区内的水质改善情况。河长工作履行情况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水环境全面改善提升的效果。水生态环境驾驶舱还对河长工作开展分析和监督,收集和分析区、镇、村等各级河长的巡河里程、巡河轨迹、巡河率、发现问题、事件整改率等工作成效,通过各月度事件处理办结量、不同来源的事件处置率及不同的事件类型处置率三个统计维度,来反映水环境事件的处置情况,用数据确保河长工作达标,巩固治理成效。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区水务大脑的“基于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的水环境实时监管系统研究与应用”日前还获得了北京水利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淀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淀区已经完成“海淀区河湖水质监测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在一期29个监测点的基础上再增加个,通过布设更密集、数据采集频率更高的量子点光谱自动监测传感器提供的水质数据,协助河长发现污染河段,并对河段小范围视察,迅速找出问题所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zz/1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