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折水助力河北省农业水资源管理人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来源:中国网
农业用水直接计量投入大、管理难,一直是制约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的瓶颈难题,而农业灌溉超采现象更是给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据统计,河北省79%的农田利用机井抽水灌溉,每年超采地下水50亿立方米,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然而,多数灌溉机井上未安装水表,难以监测机井用水量,无法及时识别超采水井。
为了规范农业用水计量管理,持续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国网河北电力和河北省水利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水资源管理+电力大数据”的政企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智能电表全覆盖的优势,于年正式上线“以电折水”智能终端及灌溉用能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全省74.1万眼机井实施“水-电”档案一一对应的精准关联,完善农灌机井用电客户基础数据,根据各地地下水位情况选出眼机井作为样本,每日测算“以电折水”系数,即每1千瓦时电能够抽取的水量,并将机井用电数据转换为用水数据,形成多维度用水量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模型,量化各区域、深浅水层日用水情况,并定期向水利部门报送机井超额用水情况。截至目前,国网河北电力已向水利部门累计推送“以电折水”数据多万条,对地下水超采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以电折水’智能终端及灌溉用能管理系统面向全省推广后,预计可间接节省水表购置、安装费用21.6亿元,每亩田地年均可实现节水50吨”国网河北电力营销中心负责人如是说。(赵国鹏李梦宇王鸿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hl/15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地下水监测系统,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