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了9的盐水会怎样



(本期邀请到我的同学:医院心内科闵颖医生进行专业吐槽,撒花~~)

在对近期热播电视剧《青年医生》的一系列吐槽中,9%的生理盐水的说法成了最大的槽点,按照网友的说法:“你这是要腌咸菜啊!”

首先,严正告诫大家,腌咸菜用的泡菜水,盐度也不过3-5%,绝对不能用9%的盐水来腌咸菜,吃了真的有可能被咸死的。

这个槽点中所说的“生理盐水”,是特指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因其渗透压与人体血浆渗透压接近,常被用于临床静脉输液药品的载体,或者直接输注,用于补充体内水分。9%的盐水不管能生什么,但绝对不生理。

不过你先别笑,高浓度的“盐水”是真的有的!

临床上有10%浓度的氯化钠注射液,用于低钠血症的补钠。医生会根据血钠数值,计算出机体缺钠的克数,然后应用高浓度的氯化钠行补钠治疗。在使用时多用于大静脉缓慢注射,使用微量泵注入,具体用量和输液速度视低钠的情况而定。

高浓度的氯化钠进入人体后需要通过大量的血液稀释,才能安全有效的起到缓解低钠的作用。

这类高渗透压溶液,应用于外周血管输液存在两个问题:

1、因为血流量小,和高渗透压溶液混合的血液总量不足以将外来的高渗透压液体稀释到足够的低浓度,高浓度浸泡下的血细胞会破裂坏死,如果血细胞坏死过多,这些坏死细胞的尸体,会阻塞肾小动脉血管,引发肾功能衰竭;

2、接触到高渗透压液体的组织,比如说血管壁,其细胞内的水会向外转移,以努力减低高渗透压液体的浓度,从而会出现组织的坏死。有时候我们看到输液时,沿着进针的那根静脉向上会有一条红线,这就是输液中溶质浓度异常,或者输液的药物对血管壁刺激,而引起的血管炎性改变。

所以说:9%的盐水静滴,真的会咸死你的很多细胞的。

如果真是“9%的生理盐水”会怎么样?

既然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那么9%浓度的生理盐水可以理解为9%×0.9%浓度,即0.%的氯化钠溶液,这个浓度基本上和北京自来水的水质差不多了。

临床上有低渗性溶液,比如说灭菌注射用水,用于治疗高钠血症和高钾血症,在高渗透压的情况下会采用缓慢静滴的方式改善机体高晶体渗透压的情况,这种方式的危险性比输用高渗透压溶液小一些,但是也容易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

医生一般是通过消化道缓慢灌输不含盐和其他离子的“纯水”来改善晶体性高渗透压。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用大量饮白开水来缓解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

说回浓度问题,细胞内液有一个浓度,细胞外液也有一个浓度,由细胞膜隔开了细胞内外,细胞外液和内液的交换是时刻在进行的,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压要保持一个平衡,否则会导致细胞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如果正常人输入0.%这样浓度的盐水,因为细胞外液浓度过低,会导致水从外部渗入细胞把细胞撑爆,和输入9%这样浓度的盐水,因为细胞外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脱水破坏结果是一样的,所以输液要考虑合适的渗透压,向生理浓度靠拢,避免对机体产生新的破坏。

当然,《青年医生》中所说的9%生理盐水纯属技术错误,并不在上述情况内。吐槽归吐槽,如果遇到医生说要输注“10%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的时候,可千万不要惊慌失措。









































河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斑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hl/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