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消化系统
第三节胃食管反流病
1、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
2、烧心和反流
3、对症治疗
疼痛:腹痛与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有关
第四节胃炎(胃黏膜炎症)
一、急性胃炎
1、胃黏膜炎症,一过性浅表溃疡
2、上消化道出血
二、慢性胃炎
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窦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2、慢性萎缩性胃炎
(1)多灶性
(2)自身免疫性:胃体炎贫血胃酸缺乏
疼痛:腹痛与胃黏膜炎症性病变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畏食、消化吸收不良等有关
第五节消化性溃疡
1、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
2、慢性、节律痛、周期性
3、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4、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5、治疗恢复平衡
疼痛:腹痛为胃酸刺激溃疡面,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疼痛致摄入量减少及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第六节胃癌
1、癌前病变
2、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3、纳差、厌食、体重下降
4、腹部包块
疼痛:腹痛与癌细胞浸润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胃癌造成厌食、吞咽困难、消化吸收障碍等有关
第七节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一、肠结核
1、渗出、增生、干酪样坏死
2、经口感染
3、回盲部
二、结核性腹膜炎
1、渗出、粘连、干酪
2、肠结核+腹部体征
3、肠梗阻
疼痛:腹痛与肠结核、腹膜炎症及伴有盆腔结核或肠梗阻有关
腹泻与溃疡型肠结核、腹膜炎所致肠功能紊乱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结核杆菌毒性作用、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第八节炎症性肠病(原因不明免疫反应和炎症)
一、炎症性肠病
1、自肛端直肠开始
2、连续性、弥漫性
3、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炎性息肉、
4、反复
5、中毒性巨结肠
6、氨基酸水杨酸制剂:柳氮磺吡啶
腹泻与炎症导致肠粘膜对水钠吸收障碍以及结肠运动功能失常有关
疼痛:腹泻与肠道炎症、溃疡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腹泻及吸收障碍有关
二、克罗恩病
1、回盲部
2、纵行裂隙、透壁性、节段性
3、瘘管形成、肠梗阻
4、柳氮磺砒啶、美沙拉嗪
疼痛:腹痛与肠内容物通过炎症狭窄肠断而引起局部肠痉挛有关
腹泻与病变肠断炎症渗出、蠕动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腹泻、吸收障碍有关
第九节脂肪性肝病
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脂肪变
一、非酒精性脂肪肝
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饮食失当、缺少运动有关
二、酒精性肝病
自我健康管理无效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大量饮酒、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有关
第十节肝硬化
十大病因,常见,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减退四大表现(全身,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四高,雌。胰。抗。醛二低雄,糖)
门脉高压三大表现,脾大最早,腹水最突出,四条侧支循环建立
肝脏自身表现,早期增大,晚期缩小,呈结节状,质地坚硬,一般无压痛
八大并发症
限钠(1.2-2.0)限水ML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
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水钠潴留有关
第十一节原发性肝癌
1、肝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
2、AFP、CT
3、进行性肝大最常见
4、手术、非手术(TACE)、化疗CDDP
疼痛:肝区痛与肿瘤生长迅速、肝包膜被牵拉或肝动脉栓塞术后产生栓塞后综合征有关
悲伤与病人知道疾病预后不佳有关
第十二节肝性脑病
诱因;感外高大上,低尿催便
1、意识障碍
2、代谢紊乱、血氨升高
意识障碍与血氨增高,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消化吸收障碍、限制蛋白质摄入有关
第十三节急性胰腺炎
1、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
2、腹痛、胃肠道症状、发热、休克、体征方面
3、血淀粉酶、血钙降低(预后不良指标)、血糖
4、减轻腹痛、减少胰液分泌、防治并发症(mods,2-3周胰腺脓肿。3-4周假性脓肿)
疼痛:腹痛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水肿或出血坏死有关
潜在并发症:低血容量性休克
第十四节上消化道出血
1、呕血黑便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3、贫血及血象变化
4、氮质血症
5、发热
6、补充血容量;止血(是否为曲张静脉破裂)(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时首要的护理措施为开放静脉;取血配血)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特殊护理
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有受伤的危险:创伤、窒息、误吸与气囊压迫使食管胃底黏膜长时间受压、气囊阻塞气道、血液或分泌物反流入气管有关
血液系统
1、血象
2、骨髓象
第三节贫血
一、概述
1、缺氧
2、苍白、无力
二、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1、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生长发育期儿童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
3、外胚芽组织;神经精神症状
4、与酸同服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需要量增加或丢失过多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三、巨幼细胞贫血
1、细胞核脱氧核苷酸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贫血
2、营养性(多):叶酸缺乏
恶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
3、多与食物烹调方法不当和偏食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叶酸、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以及需要量增加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组织缺氧有关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
1、氯霉素(敏感性)
2、种子、土壤、环境(主要、免疫异常)
2、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障碍所引起的
3、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红细胞)、感染(白细胞)、出血(血小板)
4、无肝脾淋巴结肿大
有感染的危险与粒细胞减少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所致组织的缺氧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身体意象紊乱与雄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关
五、溶血性贫血
1、血管外溶血:慢性、贫血、脾大、黄疸(柠檬黄、不伴皮肤瘙痒)
2、血管内溶血:急性、高热、腰背与四肢酸痛、头痛、呕吐、酱油样尿(血红蛋白尿)、黄疸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潜在并发症:急性肾衰竭
第四节出血性疾病
一、概述
血管异常:束臂试验、出血时间(血管壁和血小板初期止血缺陷)
血小板异常:血小板计数、血块回缩试验、束臂试验、BT
凝血异常
1、凝血时间CT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内源性)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外源性)
4、凝血酶时间TT(除凝血因子因素)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血小板减少
2、病毒感染;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形成;造血器官、雌激素
3、急性:儿童、自限性、重、呼吸道感染史
4、慢性:青年女性、反复、轻、隐匿
5、糖皮质激素、脾切除
有受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三、过敏性紫癜
1、血管变态反应
2、多见于儿童青少年
3、感染和过敏源
4、单纯型(常见)、腹型、关节型、肾型(重)、混合型
5、束臂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及各项凝血试验均正常
有受伤的危险:出血与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有关
疼痛:腹痛、关节痛与局部过敏性血管炎性病变有关
四、血友病
1、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
2、AB女性遗传、男性发病C男女均可
3、深部肌肉与关节腔内出血、血肿压迫
有受伤的危险:出血与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反复多次关节腔出血有关
五、弥散内血管内凝血
1、凝血系统激活→微血管形成+继发性纤溶亢进→全身性出血+微循环障碍→MODS
2、出血;低血压休克或微循环障碍、栓塞、溶血
有受伤的危险:出血与DIC所致的凝血因子被消耗、继发性纤溶亢进、肝素应用有关
潜在并发症:休克、多发性微血管栓塞
第五节白血病
1、白血病细胞在骨髓等造血组织中恶性增生→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
2、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出血、组织器官的浸润
一、急性白血病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2、胸骨下段局部压痛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4、化疗
有受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等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有关
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悲伤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二、慢性白血病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
(2)脾脏明显肿大
(3)Ph染色体
(4)羟基脲
疼痛:脾胀痛与脾大、脾梗死有关
潜在并发症:尿酸性肾病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全身淋巴结肿大而无压痛
有感染的危险与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正常粒细胞缺乏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有关
第六节淋巴瘤
1、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分为霍奇金淋巴瘤(R-S细胞)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2、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进行性、无痛性肿大
3、EB病毒
体温过高与HL本身或感染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放疗引起局部皮肤灼烧伤有关
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第七节多发性骨髓瘤
1、异常浆细胞克隆性增生;骨髓中(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2、白细胞介素6(IL-6)
疼痛:骨骼疼痛与浆细胞浸润骨骼和骨髓及病理性骨折有关
躯体活动障碍与骨痛、病理性骨折或胸腰椎破坏压缩、压迫脊髓导致瘫痪等有关
偏方制白癜风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hl/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内科护理学病例全总结
- 下一篇文章: 惊皮肤出现小血点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