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加快实施水文监测站网补充完善工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靳博
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我市水务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天津市水文监测站网补充完善工程正在加快实施当中,该工程计划对我市河道水文、雨量监测站点进行全面升级,实现各站点自动化监测和实时数据传输,全面提升我市降雨、中小河流防洪预警、地表水回补地下水等方面监测能力。
我市地处海河流域尾闾,承担海河流域75%的洪水入海任务,目前全市现有各类水文站点68处、河道水位站点处、国家基本雨量监测站点29处,分布在19条一级行洪河道及大部分二级河道、水库、蓄滞洪区、山洪沟道,构成我市水文站网体系,肩负着监测全市河湖水库水位流量和全市降雨情况的重要任务,是我市开展防汛指挥调度的重要支撑。去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我市面临永定河、大清河南北两线洪水夹击和长时间行洪考验,水文监测工作承受巨大压力,行洪过程结束后,市水务部门组织对水文监测方面的短板和不足进行系统梳理,启动了全市水文站网补充完善工程,计划对6处国家基本水文站进行提档升级,增加自动化流量监测设施;新建及改建10处入境入海水文站,实现对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独流减河等入境我市重点河流及12条入海河流水文信息自动化监控;新建27处中小河流水位站,实现灾害风险较高的中小河流流量监测全覆盖;改建9处常年降水量站、新增17处降水能力观测站点,进一步提高对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新建设22处地下水监测站,提升地下水水量、水位监测能力,加强对地表水回补地下水情况的监测。
据悉,该工程正在紧张推动当中,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由市水务部门实施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水文监测站网补充完善、重点防洪工程数字孪生平台、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等4项灾后恢复重建防汛信息化项目已全部启动,工程全部完成后我市将全面建成由卫星及测雨雷达、地面雨量监测站点、河湖水文站点构成的“空、天、地”一体化水文监测体系,全面提升我市水文监测的精准度、传输速度和监测范围,并依托智慧化防汛调度应急指挥平台,进一步提高我市防汛调度指挥水平,为确保全市安全度汛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w/16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蓝水清,绘就生态底色人民资讯
- 下一篇文章: 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2022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