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2022广
广西新闻网南宁6月2日讯(记者朱映伊通讯员计韦杰)6月2日,记者从广西生态环境厅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广西生态环境厅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广西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于当天正式发布。公报显示,年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1%,全国排名第8。发布会现场。记者朱映伊摄据公报,年广西的生态环境状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广西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良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1%,全国排名第8;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6.2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记录,全国排名第13;重污染天数比率0.0%。北海、防城港、崇左3市进入全国前名榜单,南宁市空气质量位列全国个重点城市第16名,省会城市第6名。在水环境质量状况方面,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98.2%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在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广西有9个市入围全国前30名,其中柳州、崇左、桂林、百色、梧州5个市跻身前10名,柳州市连续3年蝉联全国第1。35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97.1%,15个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海洋环境质量方面,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4.5%,优于国家考核目标(92%)要求,全国排名第2。在土壤等方面,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59万吨/日、占比75.53%,高于全国“十四五”规划平均水平(65%)的15.53个百分点;垃圾分类全国西部排名第一。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广西生态质量指数位居全国第二,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巩固提升。涠洲岛附近共监测到布氏鲸52头次,北部湾海域中华白海豚超过多头,黑脸琵鹭、白脸琵鹭首次来到广西北部湾打卡,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发展到5群35只,白头叶猴数量扩大到多只。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新物种桂北琴蛙,在大瑶山发现新物种琼楠,在凤山发现了新物种“才劳桂墨头鱼”。据介绍,在年的工作中,广西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将深化空气质量监测、地表水和海洋环境质量监测、地下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质量监测以及噪声监测等“五大监测”,用“真、准、全、快、新”的监测数据,全方位支撑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当天的发布会上,专门对广西在新污染物监测领域做的工作进行了介绍。新污染物不同于常规污染物,它指的是新近发现或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yw/16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津加快实施水文监测站网补充完善工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