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以来武昌湖水质稳定达国标
记者从安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自年1月至今,武昌湖水质连续13个月均达到国家标准。这也是自有监测记录以来,武昌湖水质首次稳定达标,再现“水清岸绿”美丽湖景。
武昌湖是望江县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省级沿江湿地保护区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重点控制断面,曾经的武昌湖却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等多种原因,导致湖水中总磷含量超标,水质一直难以稳定达到国家标准。
近年来,望江县扎实开展武昌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生态功能修复,专门成立武昌湖湿地保护中心,将武昌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分解纳入各级河(湖)、林长职责范畴,并整合环保、水利等部门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职能,构建起较为完备的武昌湖保护体系。
武昌湖周边村落密集,居民众多,水质变差问题出在水里,根源在岸上。为此,望江县双管齐下,在武昌湖周边,累计投入2亿元在环湖8个乡镇建成13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具备污水处理能力日均吨,“堵截”湖岸上的污水;在武昌湖内部,投资近万元实施武昌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种植沉水植物马来眼子菜等,恢复武昌湖生物链中退化的种群,有效改善水体。
水质监测方面,望江县建成武昌湖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天候掌握水质状况,并开展鸦滩河、茅池河、太慈河等入(出)湖河流12个点位的水质调查监测工作,充分了解入(出)湖河流水质,且每半年对农田灌溉水水质进行手工监测,为治理环湖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数据支撑。
与此同时,该县加大执法防控力度,去年以来,执法人员共开展沿湖乡镇7个饮用水源地取水口及一级保护区环境隐患排查28次,未发现违法现象。年初,该县终止武昌湖渔业养殖承包合同,减少人类活动对武昌湖生态环境的影响,让生态湿地回归自然功能。
按照生态环境部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武昌湖的水质须达到Ⅲ类。“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每月对武昌湖水质进行随机采样检测,以前每年总有一两个月湖水水质达不到Ⅲ类,主要原因是总磷含量超标。”望江县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程秀兵告诉记者,“但从去年至今年1月,根据监测结果显示,武昌湖每个月的水质都能稳定达到Ⅲ类,部分水域水质甚至达到Ⅱ类,这表明武昌湖的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
下一步,望江县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切实履行主管部门工作职责,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大力实施武昌湖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让武昌湖永保“一湖清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记者白萍实习生叶婧)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uac.com/xgyzl/14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在线水质氟化物自动分析仪设备,氟化物测量
- 下一篇文章: 水资源费征收有关规定和标准